75岁的彭大爷因为慢性咳嗽1年余,发热3天来诊,胸部CT提示为左下肺炎症,不除外气道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阻塞性肺炎,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收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房。
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咳嗽症状仍没有改善。许承斌主任带领医疗团队仔细对比患者近期的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面对从未做过的检查,老人表现得异常紧张,术中咳嗽更加明显,为了保证检查顺利进行,许主任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物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伴随着支气管镜的缓缓下入,镜下影像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医生在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立即进行负压吸引,随着分泌物的清理,远端气道中一个规则异物暴露出来。许主任根据经验判断属于吸入性异物,在团队成员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异物钳顺利取出,整个检查历时15分钟顺利完成。

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3天后再次复查影像,显示左肺炎症已明显吸收,气道畅通,无阻塞性肺炎改变,患者康复出院。
据许主任介绍,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急症。异物吸入后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如果异物阻塞主气道则会出现窒息,甚至危及生命。老年人因吞咽功能下降、咳嗽反射不灵敏,易发生隐性误吸,常因症状不典型而延误治疗。
海滨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电子支气管镜多年,已成功解除数十例气道异物患者的危机,并通过术中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小剂量镇痛镇静药物的应用,保障检查安全、顺利进行,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知识链接
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是指在镇痛镇静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利用异物钳或网篮取出气道内异物的方法。
气管镜因其镜身柔软、管径纤细、可曲度大、操作损伤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