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滨海新区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区域中心重点专科建设,海滨人民医院近期引进先进的康复机器人系统。该设备经医院严格遴选,于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医院在骨科、神经系统等疾病康复治疗领域取得康复智能化技术新突破。
据康复医学科高崇主任介绍,康复机器人凭借精准的动作辅助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能更好地满足外伤肢体功能障碍及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行动不便等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康复机器人通过重复性、规律性的运动刺激,重新唤醒沉睡的神经肌肉系统。在骨科领域,该设备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以胫骨骨折的患者为例,机器人能引导踝关节和膝关节进行协同运动,逐步恢复下肢的整体功能。
通过上肢康复机器人进行被动、助力、主动的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上肢的协调性、肌肉力量、关节活动范围,促进神经与大脑的连接。下肢康复机器人整合了三维动态减重、智能运动模式识别及生物反馈三大核心技术模块。基于循证医学建立的标准化训练模型,可对患者步态周期进行运动轨迹分析,通过自适应算法实时调整训练参数,使康复训练量效关系达到最优化配置。设备搭载的混合传感器系统,能够同步采集下肢运动学、动力学及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医生可以灵活调整运动的速度、幅度和力量等参数,建立包含运动功能评估、智能训练处方、动态效果监测的数字化康复闭环体系。

在康复治疗大厅,脑卒中患者王女士正在接受训练,通过系统治疗,目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等均有明显提升。从完全依赖轮椅到辅助步行,王女士感慨地说道:“生病后,我以为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现在的每一次站立和行走都让我信心倍增,我相信我会走得越来越好,感谢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
据悉,此次新设备引进是医院“三年发展规划”诊疗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医院实行现代化康复模式,形成涵盖急性期早介入、恢复期强化、后遗症期管理的全周期康复服务体系。康复医学科也将以新设备投入为契机,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与神经内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机制,让康复治疗惠及更多患者,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康复医学科 马松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