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讲堂 > 正文

【海医健康】耳鸣,该怎么办?

发布:马洁浏览量:时间:2022-09-14 15:36

来源:腾讯医典

耳鸣作为一种症状,几乎可见于每个人生活中的一瞬间或持续存在,很多人受到持续性耳鸣的困扰。突发性耳聋现年轻人高发,多为生活压力大,不规律的作息,免疫力下降引起,如治疗不及时,将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海滨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对急性期耳鸣、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耳后注射治疗,改善治愈患者100多例,效果较好。

该科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期耳鸣、突发性耳聋,通过将药物局部注射,直接作用于耳后的动脉网进入内耳的血管,达到改善内耳血供目的,提高患者听力。阻断耳蜗异常信号刺激,减轻或消失耳鸣症状。多数患者在注射后即感到症状减轻,经过3-4次治疗达到满意效果。此治疗办法,对年龄偏大并有其他并发症患者更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耳鼻喉科主任杨军建议:出现耳鸣后,避免焦虑及紧张,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要有恒心,很多患者存在长期耳鸣,因此治疗一般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丰富业余生活,以此分散对耳鸣的注意力;避免在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或过多地接触噪声,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戒烟戒酒,减少熬夜,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擅长:

1、  耳鼻咽喉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

2、 鼻科:过敏性鼻炎的诊疗,鼻内镜手术,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霉菌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

3、 咽喉科:慢性扁桃体炎、鼾症、会厌囊肿、咽喉部肿瘤等的低温等离子手术,声带息肉、喉内病损的支撑喉镜手术,用于急救的常规气管切开术和导丝经皮气切;

4、  耳科:动态耳内窥镜下耳道换药、清洗,特发性突聋、神经性耳鸣、前庭性眩晕、耳石症等。

耳鼻喉门诊出诊安排

普通门诊时间:每周一至周日全天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

出诊地点:门诊楼三楼南侧


健康知识链接

一、什么是耳鸣

耳鸣是患者在缺乏外部声源的情况下,耳内或颅内产生嗡嗡、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一种以上,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

二、耳鸣的病因

大多数的耳鸣是一种症状,耳鸣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以下几种因素可能导致耳鸣的发生。

1、听觉系统病因:外、中、内耳,听神经、听中枢;

2、全身病变:睡眠障碍、胃酸反流、睡眠呼吸暂停、偏头痛、颈椎病、女性更年期内分泌紊乱、颞颌关节病变等;

3、心理的病因:心理障碍等。

另外,除了上述原因造成的大多数原发性耳鸣,还有因肌阵挛、血管源性等原因造成的少见继发性耳鸣,常见于血管性疾病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尤其中耳与颅脑间的特殊静脉窦——乙状窦,出现了结构异常导致的耳鸣,这类患者的耳鸣呈搏动性,按压耳鸣侧的颈部血管后耳鸣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种耳鸣可通过手术或介入等治疗而治愈。

三、耳鸣的主要临床表现

耳鸣的音质表现多样,有些患者自诉为“蝉鸣声、嗡嗡声、搏动声”,或者其他噪声 。耳鸣可以出现在单侧,也可以双侧耳鸣。

高音调持续性耳鸣,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低音调性耳鸣,通常见于梅尼埃病,或者病因不明确的耳鸣患者;搏动性耳鸣的患者常常主诉耳内有如同心脏或血管脉搏跳动样耳鸣声,有的如波涛声或脉搏声,很有规律,仔细观察其跳动节律,多数和心脏跳动次数一致。

耳鸣还可能出现一些伴随症状,如听力减退、耳闷胀感、眩晕等,有些患者还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

四、出现耳鸣怎么办

反复发作的耳鸣,并存在一些伴随症状时,建议及时就诊。

急性期治疗:耳鸣的急性期为突然出现严重困扰正常生活或伴有其他症状的耳鸣,排除其他可明确的病因之后,可改善内耳微循环,改善睡眠,调理心态。

慢性耳鸣:对于许多患者而言,耳鸣是一种慢性症状,治疗目的在于慢慢适应耳鸣,淡化耳鸣,逐渐减轻耳鸣的负面影响。

1

病因治疗

病因诊断较为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病因,对部分静脉源性博动性耳鸣可考虑手术治疗;伴听力损失的患者,通过矫正听力损失,或者佩戴助听器等方式来获得治疗效果;药物耳毒性引起的耳鸣,应当停用这些药物,防止病情进展。

2

长期严重耳鸣者可接受声音疗法

通过心理治疗及结合可佩戴的发声器,促使患者对耳鸣信号的习服,最终达到使患者除非特别有意识地注意耳鸣,否则不会察觉到耳鸣,或者即使感知到耳鸣,也不会引起心烦、烦躁的认知行为疗法。

3

药物治疗

一些药物对耳鸣可能有轻度疗效,包括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降低血液黏度和抗凝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

4

其他治疗

如中医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