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网站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讲堂 > 正文

预防宫颈癌----打疫苗与筛查缺一不可

发布:浏览量:时间:2023-10-18 10:04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近年来,宫颈癌发病日趋年轻化,严重危害女性健康。我国属于宫颈癌发病大国,每年约有十几万人患上宫颈癌疾病。

病例1

35岁的李女士,因备孕来到海滨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要求进行妇科检查,起初患者因没有不适症状,拒绝宫颈癌筛查,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最终同意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和细胞学异常,后续阴道镜活检为宫颈癌前病变,因发现及时,患者得到了有效治疗。

病例2

45岁的王女士,因阴道炎来到海滨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医生开具白带常规化验,在给患者的查体过程中,医生询问患者有无做过宫颈防癌筛查,患者答,已打过HPV疫苗,不会得宫颈癌,因此拒绝宫颈癌筛查,但在医生的耐心解释下,同意进行宫颈癌筛查,检查结果显示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和细胞学异常,经过阴道镜活检,显示宫颈癌前病变。

以上2位患者在临床接诊中的困惑和认识误区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有的认为自己年轻不需要查,有的认为注射HPV疫苗后就一劳永逸了。为了提醒女性朋友关注宫颈癌,海滨人民医院妇科郭敏副主任医生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女性朋友们视宫颈癌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器官。宫颈癌则是发生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肿瘤性疾病。属于恶性肿瘤,早期临床表现较为明显,因此,早期患者积极接受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

宫颈癌的三大信号

1、阴道异常流血。阴道不规律出血是宫颈癌的早期预兆。早期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异常流血多为接触性出血,例如性生活后,早期并没有明显的腹痛、腰痛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在宫颈癌早期会出现月经期延长等情况,并且每次经量较多。老年患者则可能在绝经后出现不规律流血等情况。

2、阴道分泌物增多。大多数宫颈癌患者在患病早期均出现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的情况,并且大多数患者都出现白带异常的现象,例如数量增多、异味等。

3.下腹疼痛。疼痛是早期宫颈癌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并且呈现出持续性。因此,如果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下腹或者是腰骶部长期疼痛时,女性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此外,患者还可能因为病情的发展,累及其他神经系统或器官,如果出现异常的尿急、尿频、便秘以及下肢肿痛等情况时,女性也要提高警惕。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尤其是HPV16和18型。HPV感染会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癌变。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性生活早、多次生育、吸烟等。

宫颈癌的预防措施?

预防宫颈癌的关键是HPV疫苗接种和定期筛查。

HPV疫苗接种: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确定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癌症。目前适用人群拓展至9至45岁适龄女性。最佳接种年龄是性生活前,因为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给未感染HPV的女性接种疫苗,能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所以建议女孩在初次性生活前完成HPV疫苗接种。

宫颈癌筛查:宫颈癌主要的患病因素为高危型HPV病毒感染。年龄在36~65岁的女性要定期进行高危型HPV筛查,以便尽早发现病情,从而得到及时治疗。 高危女性群体包括有多个性伴侣、有HIV感染患病史、有宫颈癌家族史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女性群体等。 除此之外,女性还可以进行宫颈刮片或TCT检查。如果TCT以及 HPV检查结果均属正常,女性可按照1~2年一次的频率进行检查。如果HPV高危型或TCT检查结果有可疑阳性,女性要做宫颈活检以明确病情。

消除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一项重大公共卫生议题。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强调到2030年实现“90-70-90”目标:90%的适龄女孩在15岁之前接种HPV疫苗,70%的女性在35和45岁之前各接受一次高效的宫颈癌筛查,90%确诊为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女性接受规范治疗和管理。

海医医生提醒:

1、女性应在性生活前接种HPV疫苗, 从源头上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2、成年女性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备孕和注射过HPV疫苗的女性也应进行宫颈癌筛查。

3、检查前24小时内不可以进行性生活,禁止用药,禁止阴道灌洗以及进行其他阴道检查,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妇科  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