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滨人民医院注重微创介入治疗的推广,鼓励多科室协作创新。2023年以来开展多项介入治疗新技术填补医院空白,为患者增加治疗选择,提高了患者就医体验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介入”因具有微创性、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与传统的内科、外科并列的临床三大支柱性学科。其中肿瘤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肿瘤的介入治疗越来越普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患的普遍认可。

肿瘤介入治疗是指在X线透视、数字减影下,将导管插入肿瘤血管,向肿瘤内注入化疗药物,同时将肿瘤的血管堵塞。肿瘤介入治疗可用于治疗肺癌、肝癌,也可用于治疗头颈部肿瘤、肾癌、胃癌、乳癌、胰腺癌、食管癌、胆管肿瘤、盆腔恶性肿瘤、四肢软组织或骨恶性肿瘤等。对于外科手术不能切除的肿瘤,可以用此方法达到姑息治疗;也可通过灌注抗癌药物后,使肿瘤缩小再行外科手术切除;还可用于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预防复发的动脉内灌注化疗。

肿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方法,但同时对全身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静脉全身化疗不同,经皮动脉灌注化疗是将导管选择性的插入肿瘤的动脉内注射药物,到达肿瘤的药物浓度为100%。通过肿瘤后,代谢消耗了一部分药物,其余部分经过肿瘤静脉回流进入体循环,这时也相当于全身化疗时药物从静脉注入。

肿瘤介入治疗通过使瘤体缩小,降低期别,瘤细胞活力降低,播撒机会减少,远处转移减少,乃至达到根除肿瘤的最终目的。主要适用于:不能行使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病人;行介入治疗后,可望达到二期临床手术;肿瘤切除后的病人,进行预防性灌注化疗。
肿瘤介入治疗方法
①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术:是指经导管在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从而使疗效提高,全身不良反应减少。
②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是将一些人工栓塞材料有控制的注入到病变的供血动脉内,使之闭塞,中断血供,以达到控制出血、治疗肿瘤的目的。
③动脉灌注化疗与动脉栓塞术治疗的配合,以上两种治疗手段结合起来。
肿瘤介入治疗的诊疗技术
①seldinger 技术:经皮血管穿刺插管造影的方法。
②选择性和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导管插入血管后,前端选择性的或超选择性的插入供血动脉分支。
③球囊扩张成形术: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气管、食管、胆道、输尿管等。
④内支架置入术:在血管、气管、食管、胆道、输尿管等狭窄部位置入支架。
介入治疗禁忌症
①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②通过适当的治疗仍难以逆转的肝、肾功能障碍者;
③一般身体状态差(恶液质);
④碘过敏者。介入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热、疼痛、尿潴留、胃肠道反应、肝功能不全、骨髓抑制等,严重者出现血管狭窄闭塞、神经损伤。
治疗不良反应
介入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发热、疼痛、尿潴留、胃肠道反应、肝功能不全、骨髓抑制等,严重者出现血管狭窄闭塞、神经损伤。
(放射影像科 技师 王明亮)